「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。 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; 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。」( 詩篇 16:11 )  
淡入淡出式的切換影像
2020.05.18(一)會長分享
f.教會的互需與互補(v.21-22) 林前 12:21眼不能對手說,我用不著你。頭也不能對腳說,我用不著你。 林前 12:22不但如此,身上肢體人以為軟弱的,更是不可少的。 強烈的彼此需要感 “用不著”,談的是教會肢體之間要有彼此需要感,甚至於對於那些我們人以為用不著的軟弱肢體,更要有”不可少”、強烈的彼此需要感。 身體上所有的肢體是彼此需要,任何肢體都會對其他肢體說,這個肢體是用不著的,因為缺少了一個肢體,整個人都受到影響,運用起來都會覺得不方便。 即使是缺少一根小指頭,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。 師母在100年的元旦腳扭到,檢查是腳上非常小的蹠骨骨裂,除了要打上石膏,還要經過長達3個月的休養,剛好碰上女兒要上台北參加大學聯考術科考試,坐車北上、進出考場,都要靠輪椅進出,這才感受到每一個肢體都很重要,要正常生活是一個都不能少。 強烈的挑戰社會化思想 在當時羅馬社會是弱肉強食,是看高不看低,基督因為被釘十架是被視為魯蛇(loser,失敗者),教會是被視為弱勢群體,難得有一個在哥林多大城市建立的教會,弟兄姊妹又是在知識、財富、地位上具有極高水平和充滿恩賜的教會,保羅極大的憂慮,是教會社會化的問題,或是說世俗化的問題, 社會看人,不是看他身為人的價值,而是看他的價值,決定他是怎樣的人, 教會群體卻不同,人身為人,就是他的價值,不需要因為知識、財富、地位,甚至在教會的職分,來增加他的價值,所有人在基督身體上都是一樣的價值,就是基督的肢體, 我們如果看對了,有基督群體的肢體觀,就能逐漸取代長期被社會化的思想。 社會達爾文思想的物競天擇,在人類的歷史上造成極大的悲劇,也塑造了現今社會的叢林法則, 教會的眼是基督的眼,教會的心是基督的心,當以基督的眼彼此看待,當以基督的心彼此對待, 教會是扶弱濟貧,是俯就卑微的人,肢體之間要彼此肯定,即使肢體在外人看是軟弱的,但是在教會肢體間都要彼此肯定,”他是不可少的”,一個都不可少。
 
 
地址:80141 高雄市前金區自強一路36號9樓   TEL:07-969-0052    FAX:07-969-0053    E-mail:cfmc.tw@gmail.com
Copyright © 2011 財團法人基督教中華循理會. All Rights Reserved.